期刊简介

本刊内容新颖,结构规范,涉及面广,实用性强,普及与提高兼顾,基础与临床并重,在国内外有着广泛地影响,是医药卫生核心期刊之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82-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01-0726

邮发代号: 82-60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77.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82-600
  • 国内刊号:1001-072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7年第5期文章
  • 湿润烧伤膏在点阵激光治疗瘢痕术后创面愈合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治疗瘢痕术后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5月-2017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浏阳市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的284例瘢痕增生患者,于点阵激光磨削术后,创面左上及右下区域予以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设为治疗组),左下及右上区域予以碘伏换药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湿润烧伤膏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1.0±3.0)d、温度恢复时间为(2.7......

    作者:周阳;熊静 刊期: 2017- 05

  • 手术结合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进展

    瘢痕疙瘩是整形外科常见的棘手问题之一,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治疗非常困难.目前,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较多,包括手术、激光、放疗、冷疗、药物注射等,其中以手术结合放疗应用为广泛,且疗效为显著.为了了解手术结合放疗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提高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笔者遂将近5年内国内外应用手术结合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瘢痕疙瘩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张弘沛 刊期: 2017- 05

  • 小切口超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MEBO治疗腋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切口超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湿润烧伤膏(moistexposedburnointment,MEBO)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6年9月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东城薛大夫整形外科门诊部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66例腋臭患者实施小切口超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MEBO换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无皮瓣坏死,除2例患者出现单侧皮下血肿行穿刺抽吸术及1例患者出......

    作者:薛哲民;郝平 刊期: 2017- 05

  • 创疡贴治疗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后创面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创疡贴治疗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2014年12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65例腋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其中治疗组患者术后创面予以创疡贴换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创面予以常规换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8.07±2.19)......

    作者:李翔;刘文亚;岳璇弟 刊期: 2017- 05

  •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诊疗方案探讨

    目的探讨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7月沈阳市肛肠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的13例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患者的诊疗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深入探讨该病的诊疗方法.结果13例患者中经超声诊断者6例,经MRI诊断者7例;t3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将病灶完整切除,其中2例患者因病灶范围较大,进行了分次手术治疗;术后除1例患者发生了切口感染,经清创引流痊愈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感染......

    作者:王天夫 刊期: 2017- 05

  • 湿润烧伤膏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张家口市万全区医院中医肛肠科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外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患者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外敷凡士林油纱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疼痛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创面均完全愈合,其中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

    作者:张喜梅 刊期: 2017- 05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胃癌患者中约89%的非贲门部胃癌由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所致.然而,尽管目前已有大量相关研究证实,Hp对人体消化道造成损害的主要原因是其毒性基因生成相应毒素而致,但其在胃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此,笔者通过查阅中外文献,汇总分析了Hp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新研究成果,总结了Hp与胃癌相关性的新研究进展,旨在为Hp感染与胃癌发病机制关系......

    作者:舒清峰;葛斌;唐乾利 刊期: 2017- 05